家谱中的讳名
2018-08-10 20:50:38
  • 0
  • 0
  • 26
  • 0

    清 顾炎武 《庙讳御名议》:"臣闻讳名之礼,始自 周 人 。"中国自古就有讳名传统,避称其名。古时是不能直呼其名的,“讳名”既可用于“已故尊长者之名”,也可用于“敬称生者的名字”。对“已故尊长者”,几乎都在姓后之名前加一“讳”字。如道州《濓溪周氏族谱》记载,“宗文长子明经公,讳埙,字伯和”;

     古代人的名字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自称时用名,表示谦虚;称呼别人用字,表示尊敬;

    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死后有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谥号,比如,我们常说的“唐太宗”、“汉武帝”等,都是他们死后的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清朝时期族谱中的人多数都有“行名”,家谱中的名字包括字辈、行第 。字辈是同一代人命名好的规范字。行第是同一代人用规范字来代表家族中的大排行顺序。比如说蒋介石,谱名周泰,林彪在族谱里的名叫“林育蓉”,他的堂哥叫林育英,在他们家的族谱里面,就是这一辈人的行名,再比如,金庸名字叫查良镛,同族的诗人叫穆旦(查良铮),这些名字有些只是在族谱上记录,本人很少使用。脉系较近的称房兄弟,稍远的称族兄弟。超出族的范围,就只能叫宗兄弟了。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宋明时期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用天理强化人伦关系,为后来的家族维系血缘关系、强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