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史札记
2021-04-27 11:41:23
  • 0
  • 0
  • 0
  • 0

     作者 周康伟

    历史从家谱开始。中国早期的历史都是按贵族的家谱来写,如《古皇十纪》、《竹书纪年》记载的夏史世系,以及《世本》、《五帝德》和《帝系》等先秦世系。梁启超说“二十四史"是帝王之家谱。古时的历史,就是帝王的家谱。先秦《世谱》乃家谱开山之作,记载从黄帝到春秋时期的“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

      我喜读历史,从先秦古籍“四书五经”、”六经三史”上溯到先夏时代“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从史学名著《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我对历史进行了大量阅读。

    中国历史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不同体裁。编年体以时间为纲按年月日记载的史事,孔子作《春秋》便是史学开山。解释经文的著作叫“传”,《左传》是对《春秋》的解说。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则是对《春秋》的引申与发挥。

     司马迁创立纪传体《史记》,“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将中国史学著作推向高峰。后加《清史稿》,形成二十五史。司马光编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继《史记》之后我国又一历史巨著。

   读中国史,应先读编年史,再分期转治断代史,然后再来研究制度方面的通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称断代史,二十四史除史记外,均为断代史;以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书称为通史。精读一部通史,是史学入门的第一步。司马光编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继《史记》之后我国又一历史巨著,明朝袁了凡先生编篡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叫《了凡纲鉴》。

     唐朝杜佑《通典》、宋代郑樵《通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加上清朝乾隆年间《续通典》《续通志》等六书,形成《九通》,完整系统的记录了中国典章制度的沿革。南宋朱熹《通鉴纲目》是一部纲目体史书,宋代范祖禹著《唐鉴》以议论为主的史书,把近300年唐代历史中事可法戒者撮取大纲,系以论断。

       东汉《吴越春秋》是历史演义的雏形,元明清三代,历史逐渐走问世俗,被民众演义。明朝万历年间许仲林总结先秦周武王灭商的传说写成了小说《封神演义》,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演义。晚清以来,列强入侵,小说救国、演义救国层出不穷。民初,蔡东藩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自秦始皇至民国九年,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提供了一部浩瀚的中国通史,堪称演义之最。民间有大量“野史”。汉代刘向著《列女传》所讲一百个历史故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妇女史。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叙述史事与《明史》比肩。大范围阅读,让我对历史一觅无余。

      历史之树常青,历史随着时代而增写,每个时代要编写历史。清未王柏龄著《中国全史》,洋洋一百二十万言,叙述从远古到清未的历史;民国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及巜吕思勉读史札记》,钱穆《国史大纲》与《先秦诸子系年》等;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当代史学权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历史小说《豕谛》、许倬云《江河万古》、易中天历史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等,都是当代人撰写的历史。

      历史看似枯燥,其实活色生香。张玮《历史的温度》,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事件与人物;张鸣《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勾勒历史人物百般脸谱;袁腾飞老师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两宋风云》,都是对我们“常识”的反思。金一南著《苦难辉煌》,用战略思维点评中国近现代史,看似写历史,实则写现在和将来。

      中国学术均不出史学范围,史学、经学、子学并提。王阳明曾主张经史合一,说“讲究事件叫史书,讲求道义叫经书"。六经皆史,经学即是史学。春秋战国,学者辈出,百家争鸣,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就是子书,即所谓的子学时代。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所谓的经学时代。经学阐述经典,儒家经典从来都是需要人来阐释的,经学成为儒家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就是国学,国学以儒家为主流,儒学的核心是经学。

     “六经皆史”,把所有书籍当史料看,无论什么书都可以用来研究历史。

      历史总是与地理联系在一起,中国史学叫史地之学。先秦古籍《山海经》是最早的地理经典,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古代一直当作历史。

    古人云,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那些反复吟诵的诗句,从中透露出历史信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生动地记载了周部族的历史。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中"离骚"、“九歌”保存了大量历史信息; 唐诗三百首,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水平,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拆射“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

    毛泽东指出“小说可以当历史来读”,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记录魏晋名士清谈之风,是研究魏晋上层社会的极好史料。

     神话不是历史,但有历史价值。希腊神话《神谱》描写宇宙与神的诞生,《荷马史诗》提供了大量历史佐证。歌德《浮士德》折射出一部世界近代史的画卷。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油画《蒙娜丽莎》及基督教传说《最后的晚餐》、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等,都是历史意义的杰作。

   清代《古文观止》是一部历史散文集,选自包括《左传》《史记》在内的东周至明代散文222篇,留下几千年的历史轨迹。

    学历史一定要有全球视野,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斯夫《当代史导论》为编撰世界历史提供了学术理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十册巨著《历史研究》 ,以独特的眼光阐述了世界各族的兴起与衰落。深入地阅读历罗会发现,正如英国作家西蒙在《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中所说,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整个世界历史的缩影。

        总揽人类历史进程,必须博览群书,大量阅读,这让我阅读速度变得非常快。我查阅的工具书,宋朝《太平御览》,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包罗古今万象;南宋《玉海》,规模宏大,共204卷。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给了我辽阔的视域,《美国百科全书》是标准型的综合百科全书,历史部分以世纪设条,给读者以世界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世纪总览;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被认为是最具有权威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皇皇巨著《辞海》,则是几代学人千锤百炼的大型综合性辞典。

      “大历史”观倡导者黄仁宇一部专著《中国大历史》,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便是“大历史”的代表作。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著《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俯瞰人类历史发展全貌。

     清代康有为主张目录之学,既便不把所有的书读完,也要记住书的名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规模地阅读,几乎让我成了读书达人,几乎一发不可休,在历史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