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不忘本
2018-05-14 08:51:26
  • 0
  • 0
  • 4
  • 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

  中国尧帝是禅的鼻祖,禅的创始人。尧帝过世若干年后,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借用了禅的概念进行传播,才有了佛教的定义。“禅”成为佛教语,指静坐默念 。如:禅法;禅坐(指僧侣端坐静修)

  佛教的根在中华,释迦牟尼是中国古羌人后裔。佛教的发源地为喜马拉雅山南一带,这一地区古文化具有很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这一文化的主人其实是由中国华北一带迁移过去的中国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什么人生的真理,释迦牟尼认识到苦行无助于解脱,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坐在菩提树下沉思冥想七天七夜,总结出人生的四个真理(四谛),分析人世间产生苦的原因,寻找出一些消除苦的修行方法和途径。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但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佛教的世界观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人认为“从佛祖离世至今,又有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事实上佛祖再也没有转世在哪个人的身上。也许他真的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了。他创立的佛教言及众生皆可成佛,而在他之后也再没有谁真正成佛,至多成为了高僧和喇嘛。众生皆可成佛,在理论上看是能够行得通,因为佛不是什么超肉身的东西,佛就是“觉悟”“觉悟者”之意,众生皆可成佛意为众生皆可觉悟。从理论上,这没什么可怀疑的。而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上觉悟了,生命上就能够行得出来吗?历朝历代,列国列民,从来没少过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外在做出来的,是否又真是出于里边的爱和慈悲?这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不要紧,一个人的生命什么样,与别人无关,不需要证明给别人看,描述给别人听。只是在信仰的结构上,有一点是最令人疑惑的,即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抛家弃子出家的人,对家人、孩子是否已经没有了爱和慈悲?放弃掉对孩子、妻子和父母的抚恤之心,又能凭着什么去爱和悲悯别人?行善的动力在哪里?如果是为了来世投胎而积德,或者为了脱离六道轮回之苦,那这个行善就是自私为己的,自私为己如何能够成佛?怎可称为“觉悟”?这似乎是释迦牟尼没有解决的。”

   《毛泽东与佛教》书中既介绍和分析了少年毛泽东信仰佛教的情况和原因,青年毛泽东对佛教哲学的钻研及所受影响:又介绍分析了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的毛泽东对待佛教的态度。

  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坚持正义,与人为善,就会立地成佛。念佛不忘本,坚持以人为本,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奋斗。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