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头湾村周氏族谱考察纪实
2018-04-22 14:01:22
  • 0
  • 0
  • 8
  • 0

       磨头湾,传说村里有一条龙,所以又叫磨龙湾、代田,现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石岩头镇和平村。为彻底弄清磨头湾周氏家族的世系血统,笔者查找了大量族谱资料,实地探访了零陵周家大院、道县楼田、江永上甘棠村、宁远大阳洞等周氏古村,并以周氏族谱联谊活动为契机,联络四川、广西、重庆等地宗亲,进行磨头湾周氏世系与各地对接,从明朝至今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对磨头湾周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与居地变迁进行较全面、系统地考证和叙述。

   一、“三家村”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兄弟们都要回到久违的故乡祭祖。在距古城零陵51公里,有一湘南边镇石岩头镇,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风光。沿河而下有三个自然村——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在地形上恰好鼎足而三,大体上成一个三角形,故有“代田代三村”之说。代田,古时将一亩地分为三份的意思;后又与金家山村、古里周家村,合称大田。零陵本地音称代田为大田,也有口传为“三丘田”的。根据老人们口口相传,始祖周秀远是从江西“鹅公大坵”移民而来。

  进得村内,一座清代建筑,伫立数百年。这是一座砖木混合式建筑,仿效皇家建筑风格,吸收江南园林建筑精华,青砖碧瓦,无言地诉说沧海桑田。

  于是,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寻根问祖、探寻祖先的历史。

  从哪里找突破口?我想到了家谱。2015年,根据叔父周成宇提供的情况,驱车来到湘南重镇珠山,找到当时居住此地的堂伯周成源,堂伯拿出了一本收藏多年的家谱——旧时的家谱是齿录,“齿录”表示抄写、收录、叙用。

  这是一本仅保存10代以内家族血脉系统的家谱。按古制辈份,祖宗10代由近及远为: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追本溯源,应该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不能认错祖宗。因此,对周氏家谱的考察是先探寻最亲近的祖先。根据家谱记载,家族脉系较近的是太祖周韩振三个儿子周继高、周继柳、周继梅所形成的后裔,鼻祖韩纪周的三个儿子则形成整个磨头湾自然村的三大宗族,由此上溯到始迁祖周秀远,其后裔构成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三大支派。

  为弄清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三村的血脉渊源,必须找到联系了山脚底家谱,由于当年参与修谱的老人已经去世,其后人长年在外工作未成。

  二、天府来客

  正当我为寻找家谱一筹莫展之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年移民四川的周氏宗亲带着祖传家谱从四川来村里寻根问祖,我如释重负,立即驱车赶到村里,与四川周氏宗亲一行收集整合由湖广填川的四川、重庆各地族谱信息。四川省简阳周晓斌家谱记载“自明朝周秀远移至湖南,落业于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大田寺山脚底居住……继因丁口繁衍,分作三宅:一名山脚底,一名田中间,一名磨头湾”。湖广填川的其他周氏宗亲,如四川简阳三星、平桥乡、仁寿县龚家坝等地家谱亦有同样的记载;因此,周秀远为代田三村始迁祖,不容置疑。周秀远从江西吉安鹅公大丘移居湖广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山脚底,其后代搬迁田中间、磨头湾;

  当年“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在移民辞家远徙之时,先祖们必然会考虑到,如果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故里,自己在异乡如何保持与祖先、与家族的联系等问题。于是,他们带上了通常是与家族、宗族相关联的族谱。

  谱上记载,周秀远有6个支系在康熙年间入川,当时数千里的漫漫旅途上,后来族人居住分散、各支派各有所好,家谱失传,新签班次,或因传抄原因,字辈有变,字形字音也有变。磨头湾村族谱记载的字辈:秀、佐、周、文、得、世、廷、思、正、一、登、弘、继、述、昌、应、启、成、康、治;四川简阳周晓斌家谱字辈为“秀、佐、永、单、文、得、世、廷、思、正、一、登、弘、继、述、昌、应、启、豪、杰”。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先祖们个个鲜活的身影;我的家谱,收藏了多少被遗忘的时光;

  三、 “鹅公大坵”考

  江西老表之说,不是空穴来风。湖南基本上是江西移民。湖南人很多家谱都自称来自鹅公大坵,“鹅公大坵”出现在许多由江西迁出的姓氏族牒里,很多姓氏家谱上都说是鹅公大坵来的,有的说鹅颈大坵或鹅掌大坵、鹅沟大坵,五花八门。各姓氏在修撰家谱时,因年代久远,尽管已记不清自己的根祖究竟始于江西何乡何村,但那个最初上路的“鹅公大坵”,却刻骨铭心,永远没有忘记。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与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前五次是自发,后二次是政府组织的。

  山东人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山西人“走西口” 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说明“走西口”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蹚古道是茶马古道,“下南洋”指东南亚;“赴金山”是许多华人作为“契约劳工”赴美国旧金山挖金矿,修铁路,并在那里安家落户;都是以谋生为特点的非官方行为。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不知“江西填湖广”,何知“湖广填四川”。四川达州宗亲周亮家谱记载的周氏迁徙路线图,周原→汝南郡→江西填湖广→永州府→湖广填四川→达州,给历史以充分注脚。

  因此,寻根问祖,追本溯源,很多人来到了江西,但在今天的江西地名中怎么也找不到鹅公大丘。很多人在修谱的时候,也遇到了“鹅公大丘”难题,一直没有解决。

  为探索这一千古之谜,2017年11月,初冬如画,我踏上了原乡之旅。火车到达南昌,就看到流经南昌城的赣江,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然后坐汽车,从南昌出发,过厚田枢纽,沿沪昆高速公路朝吉安方向,经樟吉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过泰和互通,就到了泰和县内,但未找到鹅公大丘的具体地点。查泰和县志,与“鹅公”有关的地名有几处,其中有一“鹅公”自然村,现位于与吉水县相邻的永丰县龙冈乡龙冈村的小村庄,当地人说鹅颈大丘圳,其实也就是现在的泰和县中龙乡。仙槎河与仁善河丶宁溪河相汇后注入赣江,而所谓"太和圳上"和"十八都鹅颈大丘圳上"实为相距不到30公里远的二个自然村镇,均属泰和县内。但这里并不是周氏的祖住地,都没有周姓的记载。

  那么,鹅公大坵究竟在哪里?42集电视连续剧《大槐树》给了我启发。随着剧情,大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代,看到了祖先们大移民的情景。

  “江西填湖广”是明朝大移民的一部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在位)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民族迁移行动,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只识弯弓射大雕”,元朝统治98年,元末战乱之后,黄河泛滥,蝗灾横行,战乱不断,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湖广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使人口均衡、发展经济,巩固明朝的统治,朱元璋采取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至永乐(明成祖朱棣在位),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移民。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元末明初,当时全国人口仅六千多万人,相当于今天湖南一个省的人口。朱元璋下达大迁徙诏书,由山西所有迁出的百姓,全部先到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内的这颗大槐树下集合,再由负责此事的官员进行分配。大槐树出于古驿道旁边,分配好的百姓,就可以随时出发。

  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让我们深深铭记这段历史。

  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启示,鹅公大坵应是江西泰和县境内的山名,即离泰和县城不远,有一处古代移民集中地,与大槐树相似,鹅公大丘是泰和县境内的移民集中营,是江西移民集中出发地,“江西填湖广”时期迁湘人员的中转站。

   四、始迁祖周秀远考

  族群的划分一般是由宗到支,到派,最后才到族。郡望是最高的宗族标志、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与发展,一般以姓源发祥地和始祖的居住地为名,有的直接以先祖的祖籍地为堂号,有的以先祖的名著为堂号,如爱莲堂、细柳堂。细柳堂出自汉朝军事家周亚夫的细柳阅兵,爱莲堂出自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

    磨头湾周氏族谱标明堂号为“一言堂”。根据1929年全州周氏族谱载:“一言堂”包括周秀远一房,及尚德、尚能、尚诚后裔三房,即上溯到周秀远祖父周伯元。

    周伯元,生于1233年即南宋年间,生三子,1265年生子尚德,后又生尚能、尚诚;尚德于1297年生子德兴,尚能生秀远,秀远估计比德兴小。周德兴随朱元璋起义到建立明朝,历经百战,建功无数,其中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和杨璟、张彬一起征讨广西。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江夏侯。周伯元卒于1301年,也就是秀远出生前就逝世了;尚德卒于1329年,德兴卒于1387年。属于周氏另一支派,在这里不表。

  话说周尚能生四子:秀远、秀道、秀通、秀达;秀远是长子,四子秀达约生于1350年,由此可推出周秀远生于1350年之前10年,即1340之间;那么得出,周秀远是元末明初时代的人。而元、明之交,双方在永州展开长达17年之久的拉锯式战争。据零陵志概述,元军于至元十三年(1276)攻破永州后,视当地百姓为仇寇而大肆杀戮,迫使人口大量逃亡,其时出使安南副使陈孚行经永州曾赋诗哀叹:“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战争不断;魏晋南北朝之时,北方长年战乱,周姓从中原大举南迁。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阀混战及北宋未年金兵南下,周姓大量迁至福建、广东、浙江,后又迁徙江西;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元末明初,江西移民湖南达到高潮,江西吉安周氏迁徙湖南宝庆(邵阳)等地,湖南成为周氏第一大省。

  中国分九州,湖南属荆州。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湖南属于湖广省。“湖南氏族源流”一书整理近3000部湖南家谱,收集了湖南省共300多个姓氏、10000多个氏族近百万字的迁徙资料,依次著录各族始迁祖、迁徙时间与缘因、家谱纂修、人口、字派等内容。现所见湖南家谱中,有60 %以上的家谱都称始迁祖在宋、元、明之际来自江西,特别是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

  江西移民潮,多从江西南部吉安、北部九江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北,进入湖北,一条向南,进入湖南。根据移民地理特征,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勾画,因避免长途跋涉,江西南部周姓大都移向湖南南部,零陵位于湘南,又距吉安近,因此零陵周氏应来自江西移民潮中的江西吉安周氏,即周瑜后裔。迁徙时间可参照他山之谱,周亮家谱记载的明朝万历年间(1577),周亮祖先由江西迁徙零陵县大团里崎山岭。

   周氏分布零陵各地,县志记录的是零陵北区大樑园与周家大院。周家大院在零陵周氏中最具代表性,因出“两朝四进士”(周希圣、周圭、周道、周崇傅)而闻名于世。走进周家大院,探寻晚清名臣遗迹。位于富家桥镇干岩头村的周家大院,相传是“八仙飘海”中何仙姑的故里(撤乡并镇前叫何仙观乡)。

  晚清名臣周崇傅在《初修宗谱序》中记述零陵周家大院为周敦颐的后裔,是周敦颐次子周焘的第十六世孙周佐建起来的老院子。周敦颐从永州迁江西,500年后其后人又回永州。

  1017年,周敦颐出生在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永州道县清塘镇楼田村),1072年定居于江西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1073年病逝于此,葬于今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莲花乡东城村周家湾,后嗣世居江西。元末明初有一批人随朱元璋打天下由江西迁徙永州,其中有周敦颐的十一世孙周仕德。周仕德于明初偕长子周日奇从江西调入永州,始居祁阳九牛坝;后来,周日奇之子周景和1318--1379),由江西携二子贵龙、贵虎到永州攻打陈友谅余部,因征永有功,得封孱陵侯;孱陵,在今湖北公安县。自古永州属楚国,朱元璋令其驻防永州,长子贵龙回籍,季子贵虎留居零陵北区大樑园(现冷水滩区杨村甸乡大力元村)。

  1505年,周仕德的四世孙周敬,也就是周敦颐的十五世孙,从祁阳迁零陵河西(造纸厂);1550年,明朝嘉靖年间,仕德公第6代周佐又从零陵河西迁徙今富家桥镇干岩头村;干岩头村是零陵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村民大都姓周,周佐三子周希圣官至户部尚书,周希圣7代孙周崇傅是清朝翰林学士,1904年建成周家大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周秀远迁徙时间还可参照东安县井头圩镇大福村周氏,先祖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在位)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徙而来。

   谱海拾零,一些族谱碎片,点滴史料,对接起来,形成了证据链。零陵大樑园周氏始迁祖、周家大院与东安县井头圩镇大福村周氏,均为明初由江西迁入;家谱相互印证,所有江西迁零陵来的周氏应都是同一个时期,周秀远应是与周家大院同属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移民浪潮中由江西鹅公大丘迁来。

  五、周秀远先祖世系对接

  四川、广西周秀远族谱记载了从周归仁、周敦颐到周秀远世系表,把周归仁打造成共同的一世祖,周秀远列为五十一世祖。

  唐朝宰相周墀《家谱•序》连同其谱,为周氏保存了由汝坟侯周仁到“南迁始祖”周归仁血脉源流大统:河南汝南→山东青州→湖北襄阳→湖南宁远→道县。总世系:周仁-周勃-周亚夫-周艮-周谯-周灵-周琪-周嘉-周纡-周理-周机-周荣→周兴→周景→周异→周瑜→周胤→周泰→周光熙→周范→周柏→周达→周崇武→周坦→周昉→周征→周玢→周穆→周汾翁→周归仁。

  周归仁,生于开皇(隋文帝杨坚)8年,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仕隋魏博节度使,仕唐为襄阳刺史。以周归仁为始祖的后裔繁衍为舂陵周氏。秦代在今宁远东北置舂陵,据其境内舂溪取名,设舂陵乡,是为建县之始。后舂陵古郡为汉代光武帝刘秀祖先发迹地,唐、宋年间为道州,有“舂陵古之道州也”之语。解放后成为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镇。舂陵所指的地域有广狭之分,南宋时的永州府,就是舂陵郡。

  周归仁的第四代周安时,生二子,长如鍉,次如锡。周如锡(673-757),字彦德,曾任广东高州府刺史,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被贬为道州司马,当时其兄长周如鍉为道州刺史,两人因厌恶朝廷阿谀奉承之风,索性归隐,迁徙定居于宁远大阳洞望岗周家屋地。

    大阳洞村是宁远县四大村落之一,位于宁远县天堂镇西南7公里处,距宁远县城15公里。此地四面环山,远看像一个很大的洞,像太阳一样圆,便取名大阳洞;据宁远县大阳洞岭脚村《周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周如锡殁后,葬于“望岗寨白鹤亮翅”;现存宁远县舜帝陵镇湾头村周氏宗祠内的《先祖墓碑记》标明“金紫光录大夫如锡公,葬望岗金鸡插翅形”,大阳溪、白鹤观、望岗寨这三个地名实际上是指同一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宁远县天堂镇大阳洞村,亦即夏商周三代时的舜庙所在地。

    如鍉生子六,如锡生子十八,因名字中均有一个“弘”字,合称“24弘”,唐朝天宝年间以宁远县大阳洞为中心,分脉到江永11弘,宁远4弘,道县2弘,恭城2弘,富川1弘,长沙1弘,韶州2弘,回山东青州1弘。自江永11弘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之一,周氏在此定居1240余年。

  周归仁的第五代如锡进士第,授韶州曲江令,任道州刺史,终任所。传至十二世从远,迁道州营乐乡石塘桥,生子智强,智强生子周识、辅成。辅成世居道州濂溪,宋朝天禧元年(1017)在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永州道县清塘镇楼田村)生子周敦颐。

  周敦颐集儒、道、佛家于一体,创立了新儒学——理学,为宋、元、明时期治国理政主流思想,著《太极图说》、《通书》等,其《爱莲说》一文名传千古。

  综上所述,周归仁到周敦颐的血脉源流为:周归仁→周宽饶→周贵珠→周文颖→周安时→周如锡→周弘谦→周崇昌→周寓→周惟简→周镶→周彦朴→周虞宾→周从远→周智强→周辅成→周敦颐。

  周氏家族名声卓著者当推周敦颐、鲁迅、周恩来这三颗璀灿的理学、文学、政治明星,从周归仁到周恩来,连绵49代,名人迭起,至今族人散居海内外,颇多才俊,周氏家族人才链现象,在中外人才史上当属罕见。

        六、周氏渊源、总世系考

  前已所述,周归仁血脉源流大统,要上溯到汝坟侯周仁。作为周平王小儿子姬烈的后代,周仁生十子,迁徙于汝南郡安城县(今河南平舆南),以此得名。汝南安城周氏,自汉朝以来一脉相承,历时千载,成为周姓的主体。安城周氏的一支迁居今安徽省庐江,三国军事家周瑜自祖父周荣开始在此居住。周瑜之子周胤因言语触犯孙权被发配江西省庐陵郡,江东六郡之一,也就是今日江西吉安,后代便世居吉安吉水,成为今天吉水周氏大族。明初有一些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对后人考察周氏源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四川达州宗亲周亮家谱记载的周氏迁徙路线图,周原→汝南郡→江西填湖广→永州府→湖广填四川→达州,我来到陕西渭河平原,歧山下一个叫周原的地方,万里长城今犹在。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岁月的烟尘掩埋了太多的鲜活人物。这是周族发源地,当年周文王祖父周太王迁徙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崛起于周原的周族,则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周文王收百子而赐以百姓,故有今日百家姓!

  周氏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虽然有历史长河的阻隔,但从传说与“四书五经”等古籍中仍然可以找到源头。从《春秋》、《左传》到《史记》等“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形成二十五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详细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把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汇编成《四库全书》,这些历史宝库,为考察周氏源流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

  中国五千年文明要从黄帝算起。黄帝,名轩辕,姓公孙,后另立姬姓。黄帝的子孙很多,三代时期(夏、商、周)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姬姓是名副其实的“百姓之祖”,其子孙分化出很多姓氏,其中就有周氏。

  扫描自黄帝以来的帝王世系,可列出先周谱系从黄帝、后稷到周文王(姬昌),共19世;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迁九鼎于朝歌,建立大气磅礴的周王朝,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九曲中下游,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到周文王的第十三代周平王(姬宜臼)时,迁都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标志春秋战国时代的开始。周平王少子烈(周平王的小儿子姬烈)传至第十八代姬邕,周被秦灭,姬邕因失侯而改以国姓,更姓为周,姬邕叫周邕。从此,周平王的后裔以原国号为氏,这才开始姓周。周邕为周氏一世祖。

  在先秦(三代时期),姓和氏有严格区分,姓是有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一个姓可以衍生出多个氏。秦灭六国,汉统天下,姓氏合二为一,以氏为姓。按历史逻辑顺序发展,从周族始祖后稷→立国启姓始祖周太王→承国授氏始祖周文王→受氏得姓始祖姬烈→开基始祖周邕,经过了四百多年的过渡期,周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氏。汉时,刘邦广封诸侯,置汝南郡(汝南现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县),恢复汝坟侯,周邕的孙子周仁继任,周氏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后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

  一言以蔽之,从姬烈到周仁,即从东周到汉初五百多年,是汝南周氏的得姓、成姓开氏期;也有人认为,周仁以上列祖为姬姓,从周仁开始姓周。

  纵观历史,周姓的郡望有19个之多,代田周氏应属于周平王小儿子姬烈后代的汝南郡。从河南省(汝南郡)迁到江西,再从江西迁到湖南的一支。

  七、代田周氏500年

  代田周氏自始迁祖周秀远绵延20代,历经沧桑。由于年代久远,旧社会连年战争,兵荒马乱,家谱失传,世系考察只能按年代推算;现在大多采用25年为一代,20代大约500年,与“元末明初”这个时期相吻合。

  按周敦颐到周秀远世系,周秀远生二子兴佐、达佐,是为五十二世;达佐生周诚、周礼、周瑞、周贤,兴佐生永恭;是为五十三世;永恭,配祖妣黄氏。以此类推,五十四世祖启,配祖妣唐氏。五十五世世槐,五十六世文琏……秀远往下第八世周思侯(1600年—1644)字遇吉,为明朝山西总兵,明末指挥宁武大战,与李自成农民军决战于宁武关的巨大山口之间。遇吉殉难,宁武虽破,但李自成死将士七万余人。

  磨头湾、田中间是周秀远第二个儿子达佐后裔。磨头湾、田中间、山脚里三村的历史源渊,为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发生土地、山林权属纠纷甚至械斗,埋下了伏笔。

  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才有“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也为代田周氏入川带来了契机;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于是朝廷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大举向四川移民。

  周思侯(思字辈)之后的正字辈,穷走夷方,适闻开垦四川之音,由楚地(指零陵)入川;康熙41年(1702年),周贵龙之七世孙周自浆随长子周国赞由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永泉乡东兴里东营坪现在叫接履桥镇接履桥村入川,族谱里记载的祖先思字辈叫周思祥,下来是廷字辈周廷告,周文元,周国兴和周自北。在族谱里明确记载了,有一些兄弟留在了当地,没有入川。

  重庆壁山周志刚先祖于康熙年间1722年从永州府零陵县崇文乡崇文里入川至重庆,在永州零陵有继字辈周继祥、继康、继相、继章、继宣、继冥等宗亲。

  一是奉旨入川,二是经商入蜀,三是求生存入蜀。通过民间传播的移民信息,在清初历史条件下的外省移民迁川活动中,活跃着一种专门以游说移民入川为职业的人,极力鼓吹“省易于度,一去人籍,便可富饶”。同时又充当中转站的业务,包揽引路,送其人川,以达到捞取"包银"的目的。正是由于有这种职业游说人无孔不入的介入,才使得那些诱导移民迁川的信息,传遍了原乡的每一个角落。一户从零陵出发的移民家庭,前往四川途中的盘费开支,大体在一二百两银子之间。这些数目意味着,即将离开原乡的人们,必须罄其所有家产,才可能筹足这笔上路的盘资。族谱上,随处可见的是众多家族的迁川始祖,为了筹措盘费,变卖原乡家产的记载。

  八、 磨头湾宗族的形成

磨头湾宗族形成前的零陵,明、清时期的乡村中国,到处是饥荒、水灾;零陵县志记载,崇祯年间,零陵地震,大水成灾;清朝顺治三年,永州大旱,十年九不收。

  如前所述,康熙年间1722年,代田周氏正字辈入川;那么,正字辈之后是一字辈,族谱记载的用科之子—鼎,周穗之子—俊、一联;用鼎之子—芳,属于一字辈;据此推算,一字辈韩继周应是1722年之后出生,成年后到了1750年,即清朝乾隆年间,从田中间搬迁至磨头湾;田中间为周秀远家族搬迁中转站,除搬迁磨头湾外,还先后分流到了金家山村、古里周家村及双牌县、广西全州等地。

  韩继周从田中间搬迁至磨头湾,这是家族历史的转折,标志磨头湾宗族的开端。从此开荒造田,风生水起,经过10代的生息繁衍,磨头湾已形成一个100多户、500多人的村庄。

  九、家族的分脉

  俗话说,树大分杈,族大分家;韩继周生的三个儿子,以后分作三脉,构成整个村庄的三大家族;本家族源于韩继周长子周迁,族谱上生卒年不详,葬于石桥头楠木巢;据考证,石桥头楠木巢位于今水口山镇江基头村,在磨头湾与白玉塘村之间;周迁配唐氏,生长子周韩振、次子周韩兴,重视实业,经过几代苦心经营,建成一座大屋,是我们脉系较近家族的标志,象征着磨头湾三大家族之一。

  按字辈,周韩振属于我们的太祖;纵观太祖一生,他的三个儿子周继高、周继柳、周继梅,传至五个来孙,分别为周启主、周玉生、周启玉、周启文、周启能。周启主传三子周成源、周成琼、周成增;周启能传四子即周成宗、周成宇、周成标、周成虎(公平);周玉生传二子成国、成兴;周启文传一子周成军。周韩振之后分成三系:一系为周继高,传至周启主之孙解生、国生、正生、丁仔、戊仔、建忠、富忠及周老玉之孙爱军、连军、耀军,老启之孙(迁徙广西);另一系为周继梅后裔,传至周启能之孙周仁德、刚青、明德、明清、庚德、能德。再一系为周继柳,传到周启文一支;

  十、家族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据推算,磨头湾村昌字辈一代周昌阳、周昌寅等人出生于鸦片战争前后,恰巧形成家族的近代史。回首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近代史,家族的繁衍与发展,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绵延数百年家族史的里程碑。

  高祖一代周昌阳、周昌寅等人出生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烈祖周继高、周继柳、周继梅;周继高与周继柳生卒年不详,家谱上无记载;有年代可考的是周继梅,生于1771年乾隆年间,殁于1809年嘉庆年间,享年38岁,可谓英年早逝。周继梅生二子:述英、述康,人丁兴旺;周继高生四子:述显、述来、述茂、述稷;周继柳生子三:述光、述烈、述壮;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当时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猖獗,磨头湾村里有人吸食鸦片,穷的人到烟馆里吸鸦片,家里比较富的人则在自己的家里偷偷吸大烟。但天祖们(述显、述英)没有染上烟瘾,靠勤劳致富。述显生昌阳、昌辉;述英生昌宗、昌寅。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磨头湾一带,嗜酒之风源远流长,自祖辈起就孕育了本地的酒文化。酒席上,有许多规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他们把酒看成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农村、农业、农民(三农)构成社会和经济的主体。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改革的巨变。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维持下来。我村以小农经济、小手工业(打竹席)作为经济基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农村生活的诗,正是天祖时代的真实写照。

  《零陵县志》记载:1848年,入秋以来,全县大雨不止,成灾。从以上的文字来看,当时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不断,鸦片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人民生活更加艰难困苦,于是发生了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1851年,洪秀全率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湖南,抵达零陵城外。适逢潇湘二水暴涨,湖南提督鲍起豹督重兵把守,太平军泅水强渡未成,便绕道而行,克道州、郴州,后进攻长沙,最后定都南京。先祖们述显、述英等得以避开了战火。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英国殖民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输入鸦片,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清政府政治、军事进一步腐败,广大人民负担沉重。

  磨头湾村应字辈一代应铜、应镗、应金、应银、应钥、应铨、应权、应坤、应巽、应熊、应辉、应耀、应芝、应习、应甫、应旦、应会、应科、应澣等人出生的历史背景,就是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1866年,清廷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这一年,周应澣出生,也就是我们的曾祖;同年,孙中山先生诞辰。也就是说,曾祖周应澣与孙中山同年诞生。

  周应澣出生的同治五年(1866年),正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起点。欧风美雨,西学东渐,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农村仍然是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阶级。但在经济上,农村听命于城市,小城镇听命于大城市的经济一体化浪潮初动。甲午战争前,村里有了洋火(火柴)、洋伞、洋车。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进口,所买的东西都要加个洋字,把外国流入的银币也称为洋钱。

  十一、跨世纪

  宣统三年,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进入民国时代。民国三年(1914),祖母杨爱妹出生在一个叫雄板山的自然村(今水口山镇禾木山村),共7姐妹,大姐杨金妹(1909年生)嫁于今珠山镇马迹岭村。相传昔日竹山马在此吃竹叶留有足迹,故称马迹岭。

  1919年五四运动,近现代文明的传入,农村社会慢慢向近现代转型,村里有了私塾(学校),有了报纸。1921年中共成立后的土地革命,直接影响了乡村的农民运动。1927年4月,磨头湾村有族人参加零陵县万名农民进城,庆祝县农会成立。零陵县农民运动成为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一个典型。

  伴随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磨头湾村成字辈一代如周成源、周成宗、周成琼、周成宇、周成增等人先后出生,他们均出生于抗日战争前后,即1934年至1945年间;旧社会有“抓兵”即强抓农民服兵役,国民党借着抗日的招牌抓壮丁;据悉,祖父周启能也在被抓之列,后卖田二亩赎回。

  1944年9月,日本侵占零陵。这时期村里人叫“走日本”。走日本那年,1945年6月,日本兵进了磨头湾村,进行“扫荡”,村民纷纷逃离家园;村里的一支地主武装从事抵抗活动,成立自卫队,至今流传地主武装启英之弟启明等在购买枪支途中被日军当众烧死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54师过零陵,该师原为陈诚的嫡系部队,第八旅长周文韬与堂祖父周启文的宗亲关系,周启文随军到广西。原谱记载,周启文迁徙广西,葬于龙胜。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解放军四野40军120师与湘南游击队解放零陵,南下工作团接管县政权后,向广西、海南挺进。零陵县人民政府成立,书记张克,县长刘新国。由于零陵县委书记、县长人选在南下途中的河南新郑县就已确定,所以后来10多年历任中共零陵县委书记张克、宁生、王守生、赵文波、何守忠、杨文正,都是南下干部中的河北人;曾祖周应澣一直生活到了新中国成立,直到1950年12月去世,享年84岁。

   十二、家族复兴

  漫步蓝天白云下的田野小路,仿佛回到当年如火如荼的土改场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在农村开展了一场空前的土地改革运动;土改从斗地主到划阶级成分,将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的阶级。磨头湾村土改时人均土地1、5亩,户主拥有土地是这个数目的就定为中农,比中农土地略少的定为下中农。人均土地很少的就定为贫农。一丁点儿土地也没有,全靠做长工渡日的就定为雇农。周启主、周启能等划为下中农,周启玉(老启)划为雇农,其他划为贫农;周启英、周启甲、周成遥、周成通、周成智等人划为地主;这划定的阶级成分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下半辈子,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直到1979年中央为地主摘帽。

  1951年,火烧零陵,引发历时一年多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在零陵的残留势力,清查行动延伸到了磨头湾村,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从1951至1956年,我村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村里有了生产合作社,大队有了供销合作社,乡政府有了信用合作社。

  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磨头湾村按血脉亲近关系,划为二、三生产队;叔辈周成彪、周成虎、周成国、周成兴均出生于此时期,即1950年至1957年间,属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姐国英、顺娥、兄康明等人出生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五风”时期。

  相传从梳子铺搬来的鲁姓人家以姓氏取村名叫鲁家,鲁家先后有二名女性与周家联姻。1962年仁德兄出生的这一年,根据农业“六十条”,人民公社体制改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开始下放所有权,基本核算单位由大队下到生产队,恢复生产队“三权”、“四固定”。在定权发证中,家族取得了房屋所有权用与一定自留地。

  1976年,毛泽东逝世,文革结束。60后成长的一代,风云际会,有的入学,有的当兵;我和治标于1978年分别考入中等专业学校;周康明、周仁德分别于1979年、1980年间入伍。庚德、能德、爱军等人则在这个时期出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中国以来,磨头湾村先后有民营老板数人,10人参加工作,2名公安干警,11人当兵,15人入党。

  纵观磨头湾村宗族变迁,始迁祖韩继周生的三个儿子,形成三系,构成整个磨头湾村群体。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为中心,故旧谱没有将女性记载入谱;如果破除男尊女卑的惯例,把女性一支及夫婿的名字也记入家谱,将构成更加庞大的家族体系。

  十三、磨头湾隶属关系沿革

      家谱上所记载的湖广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为何地?查阅百度,历史只记录到县一级;《零陵县志》记载:清初零陵县划为12乡、29里,后增加为49里,即有开善乡2里(隆庆里,庆源里),但作为行政区域存在并不长久,民国后消失,以后再也没有出现。零陵县丰乐乡乐善里九甲,就是今天的长塘;经考证和比对,认定与长塘毗邻的水口山,就是清朝时候的开善乡。

     中国古代政权不下乡,即所谓“王权止于县政”,政权只延伸到县一级。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因此,乡村完全靠“自治”。千百年来,农村靠的是孔孟之道与儒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作组织结构。自宋朝王安石变法,乡村推行保甲制,清朝保甲制有了大的发展。同治10年,由原来的保、甲二级变为牌、保、甲三级,10户为一牌,10牌为一甲,10甲为一保。县级行政机构称知县公署,基层称乡、里;磨头湾隶属零陵县开善乡(水口山)隆庆里;民初,废弃保甲制度,知县改称知事(后改称县长)。1935年,农村恢复保甲制度,零陵县编807个保、7979个甲,其负责人均为地主及代理人;磨头湾村地主为甲长。 解放初,零陵沿用保甲制,全县29个乡镇、345个保、3569个甲;我村与今水口山镇汪家村共一甲,与水口山镇马家湾共一个保;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乡的名称以地名命名,村以下设组,由甲改置而成; 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磨头湾村按血脉亲近关系,划为二、三生产队。

   和平村的前身是石岩头公社和平大队。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从1951年互助组,1954年初级社到1956年高级社;建立初级社的时候,当时有3个初级社,和平初级社是其中一个,建立高级社时得名和平;磨头湾叫和平高级社,先后隶属郭家乡、火湘桥乡;到1958年人民公社时,隶属超美公社(今珠山),1962年,隶属关系转为石岩头公社和平大队第二、三生产队。

    科举制自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多年,改变了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的状况。自隋唐开科取士,代田周氏家族从没有过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但也出现过乡绅阶层或经商迁居城市的人。一些在乡村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其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近代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乡绅的崛起。他们承担了"皇权不下县"时代基层的管理职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乡民利益。

   农村地主,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土地的原始积累有一个过程,磨头湾村的地主,有的是勤劳致富,有的是在外地经商赚钱回来买地,也有的是来自祖辈遗产,不完全是教科书上讲的剥削与豪夺。

     中国是从黄河与长江地带开始,经由夏、商、周部落与氏族之间的征服与扩张,不断向四周幅射与包容出来的一个多民族共同体的名称,数千年以来,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国号,历史上称为朝代。中国五千年文明,就是不同血缘姓氏的宗族繁衍生息、朝代更替史。家谱不但记录家族变迁也应记录国家大事,彰显家谱的身后底蕴。但很多族谱只记载家族的全过程而没记载历史背景、所处时期的大事。

  泱泱周氏,卷轶浩繁,这是一项浩大工程,我只能择其要而述之,对庞大的族谱进行归纳提炼,为家谱作序或作附谱,也为有识之士研究周氏文化提供参考。

  磨头湾村是一个很平凡的家族,并不具代表性,但它忠实记录了一个家族血脉的延续,传递着永不磨灭的香火,见证了历史沧桑与时代变迁,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

(2015年初作,修改于2017年冬)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