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陵乡村看乡土中国
2023-02-02 15:41:17
  • 0
  • 0
  • 4
  • 0

     代田地处湘南永州一个偏避的三家村,传说村里有一条龙,所以又叫磨龙湾,今属零陵区石岩头镇和平村。故乡是一片热土,自15岁离开家乡, 阔别几十年,乡愁留在了记忆中,河畔、田野、村舍,炊烟袅袅,脑海呈现一幅古朴的村庄图。每年清明祭祖,都回故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农村的乡土气息让我引经据典。本文以大田(代田)三村考查为主线,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

  近年做家谱调查,为探寻代田周氏的血脉系统,我实地探访了零陵周家大院、道县楼田、江永上甘棠村、宁远大阳洞等周氏古村,还到了江西、四川、广西、重庆等宗亲所在地,住在村庄里,观察异地村民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和生活的。虽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乡土社会的本质是一样的,从而引发我对乡村社会的思考。

  上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曾指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我的记忆中,家乡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就是费孝通所说的中国社会的基层。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如道县楼田村、江永上甘棠村、宁远大阳洞。宁远下灌村,这个自然村的人口超过了万余人,这样大规模的村落在湖南省都是唯一的。

      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流动的,历来是安土重迁。大田村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在这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迁移,不象现在这样农民工进城。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地缘扩张也是很有限的。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原有地域上集居了,就开辟新村落。周氏家谱记载“自明朝周秀远移至湖南,落业于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大田寺居住……继因丁口繁衍,分作三宅:山脚底,田中间,磨龙湾,在地形上恰似“三足鼎立”之势,故有“代田代三村”之说。但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的地方去的并不能长成新村落,只能在其他已有的社区中插进去。如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代田周氏入川,形成了血缘与地缘的分离。

  农村有一句老话:“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乡土社会的亲属圈子,是一种由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它们之间可分为父亲一系与母亲一系。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以代田村为例,周秀远的后裔已遍布湖南永州及广西四川等地。

  在乡村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熟人关系,不同于现代社会与陌生人的关系,要依靠法律与契约来建立和维护。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生决定了他的地。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所谓井田制,古制八家为一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田村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总之,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生于斯,长于斯,每个人住的地方就是他的父母之邦。历世不移,祖先们的经验必然是子孙们可能得到的经验。读了《乡土中国》,这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原来想不通的事情,也意识到了原来不曾意识到的乡村现象。

  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旧社会大田村人很多是不识字的,因为那时没有学校,文字没有下乡。这是乡土社会的本质,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因为大家可以用说话交流。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

  乡土社会中,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父子间讲究负责与服从。男女授受不亲,在大田村一带,男和女是不能在一起玩的。乡村里夫妇之间的感情的淡漠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我在农村中长大,见证了很多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活,没什么话可说,一早起各忙各的,没功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地种田,留在家里带孩子。乡村是很辛酸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乡村生活是很单调的。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生活似乎单调了许多,众多人抱怨农业劳动枯燥乏味。小时候听父母说,旧社会农村的冬天,磨龙湾村里人目不识丁,缺少文化,黑暗的房间只有煤油灯照明,忍受着单调、枯燥的时光。村里贫穷而落后,多子多福、读书无用论思想根深蒂固。乡民们见面问贵庚、客套中互问年龄,这礼节反映出乡土社会里的长幼有序,长幼原则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几千年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农村、农业、农民(三农)构成社会和经济的主体。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但代田村以小农经济、小手工业(打竹席)作为经济基础的自给自足形态仍然没变。

  欧风美雨,西学东渐,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但农村仍然是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阶级。甲午战争前,村里有了洋火(火柴)、洋伞、洋车。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进口,所买的东西都要加个洋字,把外国流入的银币也称为洋钱。

  1919年五四运动,近现代文明的传入,农村社会慢慢向近现代转型,大田村里有了私塾(学校),有了报纸。启字辈一代有人进县城做官,他们带来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旨在改变经济落后、文盲充斥、卫生不良、陋习盛行、公德不修等不良现象的乡村建设运动,对代田村却影响不大。

    中国古代政权不下乡,即所谓“王权止于县政”,政权只延伸到县一级。乡村自治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汉代三老制度的钦定执行,乡村自治获得了合法地位而大放异彩。数百年来,大田村靠的是孔孟之道与儒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作组织结构。

     旧社会代田村推行保甲制,每十家组一保,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清朝保甲制有了大的发展,由原来的保、甲二级变为牌、保、甲三级,10户为一牌,10牌为一甲,10甲为一保。基层称乡、里;代田隶属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今水口山);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制度,乡的名称以地名命名,村以下设组。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代田三村今分属石岩头镇和平村、樟树脚村。

  代田是零陵乡村的缩影,以上记叙代田村的历史及隶属关系沿革,旨在说明乡土中国在经历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变迁之后,乡土性特征所发生的变化。如今农村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乡土社会已成为历史。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乡土社会虽然成为历史,但乡土社会的生活经验将代代相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